1、座位
若有客人,先請客人入座上席,再請長者入座客人旁,依次入座,自己坐在離門近處的座位上。若是圓桌,則正對大門的為主客,主客左右手邊的位置,則以 離主客的距離來看,越靠近主客位置越尊,相同距離則左側(cè)尊于右側(cè)。
2、上菜
中餐上菜的順序為:開胃菜→熱菜→炒菜→大菜→湯菜→炒飯→面點→水果。
開胃菜通常是四種冷菜,有時種類可多達(dá)十種,上菜時,可將其先行上桌。有時冷菜之后,可接著上四種熱菜。
3、用餐
出席正規(guī)的中餐宴時,在開席前餐廳會為每一位顧客送上一條濕巾,這是用來擦手的。而后送上的第二條濕巾,可用來擦手或嘴,但不能用于擦汗或擦拭其它部位。 用餐時須溫文而雅,從容安靜,不能急躁。
就餐時,按照傳統(tǒng)應(yīng)先請客人、長者動筷子,夾菜是須少量,距離自己遠(yuǎn)的菜就少吃一些。夾起的菜肴通常要先放在自己的飯碗中,直接把菜肴放入口是不禮貌的;依照慣例,客人出席正式或傳統(tǒng)的晚餐時,是不會吃光桌上的菜肴的,以免令主人家誤以為菜肴預(yù)備不足,因而感到尷尬。
若吃飯時不端起飯碗,即表示不滿意飯桌上的菜肴。如果用餐時要給客人或長輩布菜,則用公筷,也可把距離客人或長輩較遠(yuǎn)的菜送到他們跟前。 在使用筷子時切勿一邊交談,一邊揮舞筷子;筷子插在飯碗中被認(rèn)為是不吉利的,切不可為;不可用筷子在一碟菜里不停翻動,應(yīng)該先用眼睛看準(zhǔn)你想取的食物。